兆和歌
蒋兆和先生,一个高洁而孤独的人,一个不善交游、疏于酬酢的人。他来到人间注定是孤踪独往、空所依傍的。他清癯而淡泊的容颜、舒和而质实的言谈,表现出他洗尽伪饰、鄙弃虚华的本性。他衣着简朴,饮食清淡,从未见他出现于贵膳豪宴。他不爱喧哗、不喜聚会。偶尔美术界的盛会,他位尊而性谦,总是默默地吸着雪茄或香烟,不会听到他的发言。“眉飞色舞”这个词与兆和先生无缘,至少在我的记忆之中,没有过一次如此的情状。
然而,我深深地知道,这羸弱的身躯中,贮藏着一个多么博大傲岸的灵魂。不从俗沉浮,不苟合取容,严以责己,宽以待人。兆和先生远离痴思梦想和懊恼怨尤,那是一种心灵的境界,近乎佛家的清凉世界。我也从来没有见过他急躁和暴怒。言谈舒缓,从容安步,默默而来,默默而去。
请听夫子自道:“素性孤高,亦乃自惭,因为明白天高地厚,既无可登天之路,又无入地之门。生而不慧,学亦不敏,无将相之才,无英雄之概,无鸿鹄之志,无君子之风,庸庸碌碌,渺渺小小,有我不多,无我不少,只得混迹于茫茫的沙漠之中,看看慢慢奔走的骆驼、听听人生交响的音乐……”于是先生发现有些人是需要一杯人生的美酒,而有些人是需要一碗苦茶来减渴。而先生的选择是,愿意用自己的艺术,竭诚来烹一碗苦茶,奉献于广大受苦受难的大众之前。这是在国难日亟的1941年的画集自序中表白的心迹。兆和先生的作品在解放前不会陈列于轩堂华屋。他说自己的“粗陋之作,似如一幅残枝败叶”,“或许我是因为拾了一粒上帝抛弃的种子,多少含了些劣根性,故而不能长成优秀芬芳的果实,更开不出富丽堂皇的鲜花。”古往今来,文艺作品之自序,真正令我感动的当数清蒲松龄的《聊斋志异》序和兆和师两本画集的自序。蒲松龄之“自鸣天籁,不择好音”正是兆和选取苦茶之意,而蒲公“门庭之凄寂,则冷淡如僧;笔墨之耕耘,则萧条似钵”之心境与兆和先生宛出一辙。
在生活中,兆和先生其实是一个内心燃烧着热情的人。和悲鸿先生一样,对一切帮助过他的人心怀感激。兆和先生一生最感激的人却正是悲鸿先生。兆和先生告诉我,悲鸿先生对他有知遇之恩。青年的兆和先生才华过人,早为悲鸿先生所睿赏。而彼时兆和生活困顿,住无居室。徐悲鸿乃让兆和先生睡于画室、书房之中。兆和先生得以博览徐悲鸿自欧洲带回的名家画集,眼界豁然大开,而艺日以进。徐悲鸿与蒋兆和两位近世大师,高情云隆,足为天下文化人典范。
平生恩师中,兆和先生惠我最多。我自觉无以为报,乃为传神。兆三兄送我一帧照片,融汇平日感想,创为此作。作画时往往忆及先生音容笑貌,中心之感慨有不可言表者。至先生充满博大悲怀的眼睛画出,始信作画原来是性情中事,笔墨之外的生命才是绘画的灵魂。
兆和先生看此画时,显然十分高兴。我十九岁忝列先生门墙,至二十二岁为第一届蒋兆和工作室门生,从未听到对学生有过高的奖勖之辞。其实先生对所有青年人怀着同样的爱护之心,只是不欲喜形于色而已。而对这幅画,蒋兆和先生竟是例外地给予嘉许,这在我真是一种莫大的激励。
“飘飘何所似,天地一沙鸥”(杜甫句),先生遗世二十年矣,而其蔼然君子的风范将永留人寰。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